汽車(包括房車)露營作為一種露營主題的旅游模式,在發達國家甚為流行。據統計,歐洲擁有6千多個標準的露營地,每年的夏季都處于爆滿的狀態,各種文體活動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愛好者以露營方式參與。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及國民消費時代的來臨,國內房車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金模交通網首席研究員羅百輝表示,國內房車市場增長較快,2012年國內房車市場銷量約為2000臺,比上年增長了約40%,2013年國內房車市場銷量約為5000臺,比上年增長約50%,2015年國內房車市場銷量預計會達到15000輛左右,市場規模50億元左右。
目前國內房車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還是房車營地租賃公司及政府機構。房車旅游產業初期發展也見規模,北京、海南等地多建有房車小鎮,作為新興產業,國內房車露營地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和兩條精品旅游線上。
露營地度假旅游屬于高消費型產品,滯留時間長,對餐飲、住宿、購物、娛樂進行綜合性消費,對豐富旅游產品、促進景區的立體化、高標準化服務、延長旅游的價值收益鏈方面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露營旅游對旅游產業的優化做用:
旅游產業鏈的產出呈現出多種形態,涵蓋了以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為主的諸多產品服務及其部門。六大要素按照遞進關系橫向構造旅游產品從而形成旅游產業鏈。產業鏈中的各環節關聯度和依賴度非常高,并且互補大于競爭。旅游資源互補、各部分資源共享、戰略流程對接、文化相互融合,每個環節的協調發展,是旅游產業得以優化,并發揮規模經濟效應的關鍵。景區露營地以最為低廉的成本將旅游產業六大要素融合在一起。
2、露營旅游對房車工業的帶動作用:
中國的體育旅游、休閑旅游開始由原來的自發組織、個體行為向全民化、商業化發展。加上08奧運會的推動,中國房車露營也將進入發展的黃金階段。但是雖然中國房車旅游未來前景不可限量,由于營地建設剛剛起步,在數量、質量及經營管理等方面都與國外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成為產業鏈中制約房車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3、露營旅游催生新型旅游地產:
露營不僅一種休閑方式,同時也兼有旅游地產等功能,只是更方便和更態。從資本市場的眼光看和旅游地產并沒太多差別。同時卻為旅游地產市場多了一種主題、多了一種理念。把輕松自在的RV理念灌入旅游地產中,將讓旅游地產釋放出新的活力。在當前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期,新型旅游地產對于地產資金流向旅游行業,實現房地產的“軟著陸”,架設了一條“疏道管”。
4、露營旅游強勢帶動戶外用品需求:
露營旅游的興起,推動了戶外運動的蓬勃發展。據統計,2000年以來,各種規模經營的戶外店每年成倍增長,目前已多達1000間,有的地區一個城市就多達四十多間戶外店。2004年開始,全國主要城市大中的商場紛紛開始開設體育戶外用品銷售專區,國外服裝類戶外產品在中國的銷售,猛增到目前二十個,而國內戶外服裝品牌由2003年前的單一OZARK等,猛增到目前二十個品牌,生產和銷售數量劇增。各種戶外活動俱樂部蓬勃發展,登人士成倍增長。現在,戶外產品在我國景區露營地較為發達的北京、浙江、江蘇、深圳、廣州、成都、昆明、烏魯木齊等地區發展迅猛。
5、露營旅游對服務行業的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汽車(房車)露營地更像是一個綜合的休閑社區,包括綜合商務區、營位區、木屋等方面的住宿區、娛樂區等,在實際的管理中迫切需要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采取與國際化接軌的精細化服務模式,社區內的餐飲、酒店、娛樂運動等其他服務配套設施和管理質量關系著露營地能否為游客提供“家”一樣的感覺。對于我們在新形式下發展高質量的服務行業,提供了一個樣板。
6、露營旅游的主題開發和文化創意及娛樂產業的交融發展:
露營旅游做為一種健康時尚的休閑方式,在發展中要突出其主題性才能喚起更多人的精神需求。要發展露營旅游必須和文化創意產業交叉前進,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就需要大量的文化創意產業的人加入我們中來,為他們的創意成果找到一個好的發揮平臺。一個優美的故事,一部感人的電影、一項新的娛樂工具的發明都可以為露營開發提供好的題材及注入活力。在露營中引入創意成果,又有助于人們強化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認知。對兩個產業都是一種促進。起到1+1大于2的整合雙贏效果。
7、露營旅游在城鄉一體化中的橋梁做用:
近幾年的“環都市旅游熱”“鄉村旅游熱”正在打破城市和農村的邊界。而露營旅游的方便性和低成本性,做為鄉村旅游,農業觀光旅游方面的翹楚。豐富了旅游產品,更調動了農產品的需求。對深度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探索了一條路徑。積極引導“露營+鄉村旅游”的模式,對于模糊城鄉差別,實現產業從城市向農村轉移,減輕城市壓力,繁榮農村市場,促進農業產業化高效化進程等方面將發揮作用。